發改委等部門: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0-2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409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等進行了明確。
發改委等部門: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概要描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409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等進行了明確。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0-264
- 訪問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20〕1409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等進行了明確。
針對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指導意見》提出了三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重點產業投資領域。
針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意見》要求在把握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基礎上,結合當前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聚焦重點方向、關鍵環節和未來趨勢,加快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形成規模效應,著力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
例如,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以及推動教育、旅游、市政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迫在眉睫,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提質增效,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針對“加快節能環保產業試點示范”,《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積極推行綠色建造,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
二是打造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
《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綜合運用財政、土地、金融、科技、人才、知識產權等政策,協同支持產業集群建設、領軍企業培育、關鍵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等項目。
主要聚焦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增強產業集群創新引領能力。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布局建設一批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逐步推動集群發展壯大。
包括依托集群內優勢產學研單位聯合建設一批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標準創新基地、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創新平臺和重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推動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建設產業集群協同創新中心和產業研究院等。
第二,推進產城深度融合。以產業集群建設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態勢。
第三,聚焦應用場景建設。圍繞重點領域,率先在具備條件的集群內試點建設一批應用場景,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加快推進新興技術產業化。
第四,提高產業集群公共服務能力。支持有條件的集群按需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研發設計、計量測試、標準認證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撐。
三是增強資金保障能力。
《指導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三方面著力做好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的資金保障工作。
第一,加強政府資金引導。統籌用好各級各類政府資金、創業投資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創新政府資金支持方式,強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項目的投資牽引作用,按市場化方式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第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建立新興產業金融服務中心或事業部。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加大科創板等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
第三,推進市場主體投資。依托國有企業主業優勢,引領、帶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力度。鼓勵具備條件的各類所有制企業獨立或聯合承擔國家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和產業化等建設項目。
此外《指導意見》針對優化投資服務環境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項目要素配置、完善包容審慎監管、營造良好投資氛圍的措施,以增強企業投資意愿,激發社會投資創新動力和發展活力,努力營造全社會敢投資、愿投資、善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來源:建筑經濟與管理